宝妈们,分娩不再意味着“痛不欲生”啦!
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推动综合医院、妇产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提供产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分娩镇痛服务。
这标志着无痛分娩将全面普及,宝妈们可以更轻松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一、目标明确,时间表清晰
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
二、分娩镇痛服务,宝妈的福音
分娩镇痛服务俗称“无痛分娩”,即通过将药物注入产妇的脊柱椎管内,极大缓解其生产疼痛。医学界公认这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成熟的技术。《通知》要求各地落实以下措施:
A、落实分娩镇痛技术基本要求
1.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基本要求
设施建设与设备配置: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的医疗机构,需按照《分娩镇痛技术基本要求》加强基本设施建设,配备完善消毒条件的独立操作空间、多功能监护仪、供氧设备、吸引设备、椎管内镇痛穿刺包、镇痛泵、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复苏设备、抢救车及气管插管设备等。
人员培养:强化分娩镇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为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打好基础、完善条件。
2. 建立产科与麻醉科协作机制
协作联动:加强产科与麻醉科的协作,麻醉科根据产科需求合理安排麻醉医师开展分娩镇痛服务;产科为麻醉医师提供技术操作、驻科值班等便利条件。
信息共享:推动产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间产妇诊疗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产妇病情变化。
3. 完善分娩镇痛服务流程
全流程管理:完善并优化覆盖分娩镇痛前评估、实施、并发症诊治、分娩镇痛后随访等全流程管理。
评估与告知:鼓励将产前分娩镇痛评估纳入产检项目,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知情同意,方便患者充分了解和自愿选择分娩镇痛服务。
服务一体化:推动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分娩镇痛评估、实施和随访服务。
B、规范开展分娩镇痛服务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定期组织开展产科、麻醉科联合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置能力。
规范技术应用:强化分娩镇痛技术人员培训,发挥医联体牵头医疗机构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成员单位分娩镇痛技术水平。
C、加强分娩镇痛支持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科、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分娩镇痛技术的培养,定期组织医联体内分娩镇痛技术培训,支持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培训和进修。
完善薪酬体系: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在业务考核上对分娩镇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倾斜。
强化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疾控部门)要高度重视分娩镇痛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强化对医疗机构分娩镇痛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定期组织培训、指导并开展评估。
三、医保助力,减轻宝妈负担
此前,多地还在积极推进将分娩镇痛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进一步减轻宝妈们的经济负担。例如,江苏省从去年7月1日起将“椎管内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甲类支付范围,江苏省分娩镇痛率显著提升。截至今年3月仅9个月时间,全省就有7.9万例产妇享受到了这项政策红利,同比增长了 70%。

四、宝妈们需要了解的——
适用人群:无痛分娩适合自然分娩且没有脊柱畸形、颅内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麻醉禁忌症的宝妈。
可能的痛感:部分宝妈在实施无痛分娩后仍会有一些痛感,这与个人体质差异等因素有关。
孕期准备:宝妈们需要在孕期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身体锻炼、心理调适等,以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
结语
无痛分娩服务的全面普及,是国家对宝妈们的关爱,也是医学进步的成果。宝妈们在享受这一福利的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孕期和分娩期的各项工作,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转发周知,让更多宝妈了解这一好消息!